时光荏苒,我们"筑梦社会实践队"为期十五天的三下乡活动结束了。我们全体队员也在今天早上离开了这个任教、生活了十五天的光华学校。
一开始,我们接到了光华学校方面发来的通知:过半原定留下来参与支教活动的学生临时退出回了家,到达光华学校后,我们全体队员为解决生源不足的这个问题,在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在11号那天下午分成三队前往镇上和附近的村庄派发传单,进行队伍的招生宣传活动,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天我们成功地招到了十多个学生。在这个宣传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龙头镇这个革命老区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各家各户发展很不均衡以及农村的耕作方式还比较落后等。
十五天来,我们和学生朝夕相处。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在课下,我们和学生如同朋友般一起玩耍,度过了充实快乐的十五天。在我眼中,这些孩子属于比较"坏"的那种,他们看起来并不是很喜欢学习,但却很喜欢调皮捣蛋,然而他们也并非是属于真正的坏,他们中的很多是单亲和孤儿或者属于留守儿童,自小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和爱护,也很少有别的人能让他们感觉到爱的温暖。我们来的那一天,学生们都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特别是那个小胖子还出来帮我们提行李,这让我们是感觉到很欣慰。
光华学校的教学条件并不是很好,但学校方面尽其所能为我们实践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比如在伙食方面下足了成本,但又没有收我们很多钱,还叫学生空出二楼的宿舍让我们住,消除我们对安全问题的顾虑,本来宿舍的床有点摇动,该校的陈广主任亲自带着工具带着初中的学生就帮我们加固了床架。对比其他兄弟队伍要打地铺、捡柴烧火煮饭,我们已经算是很幸运的队伍了。
在这十五天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这里的学生虽然都喜欢捣蛋顶嘴,但他们是很勤劳的,期间陈广主任在铺设学校的跑道,很多高年级的学生都有去帮忙,去搬砖,拉水泥……甚至有时候还能看到我最喜欢的小孩子"如定"也会去帮忙,他可才7岁啊,这很好地体现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
在这次的三下活动中,我们除了支教活动,还在附近村庄开展了"土地征收后失地农民的去向"、"莲藕基地的科研调查"等活动。在学校,我们面向学生开展了"三笔字比赛"、"乒乓球比赛""防震演练"、"数学竞赛"、"安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有趣而又实用的活动。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参与了进去,尤其是乒乓球比赛和安全知识竞赛,学生们的热情尤其高涨。不得不提的是,在乒乓球比赛中,小如定拿了一二年级的第一名。
总的来说,跟这群"熊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跟学生是共同成长着的,学生从我们这里学习文化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在孩子们身上学习那种最原始的快乐与童真,因而,在我们离开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早早地起床来送我们这些小老师。虽然有些女老师被学生气哭过几次了,但到了离开的时候也还是会依依不舍。
由衷地感谢这次三下乡活动给我带来的快乐以及全体实践队成员在各个方面对我的照顾,也很希望光华的小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对学习更感兴趣,更认真地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