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现场,经常碰到切削过程中出现崩刃打刀现象,为解决和减少类似现象的发生,经在生产实践中分析总结为11种原因,并逐项注明了解决措施如下:1、刀片牌号、规格选自不当。如刀片太薄、粗加工时选用了太硬太脆的牌号。
措施:增大刀片厚度或将刀片立装,选用抗弯强度及韧性较高的牌号。2、刀具几何尺寸参数选择不当。如前、后角过大等。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新设计刀具:a适当减小前、后角;b采用较大的负刃倾角;
c减小主偏角;
d采用较大的负倒棱或刃口圆弧;
e修磨过渡切削刃,增强刀尖;
3、刀片的焊接工艺不正确,造成焊接应力过大或焊接裂缝。措施:a避免采用多面封闭的刀片槽结构;b正确选择焊料。一般刀片可用105号焊料,YT30或YG3刀片可采用107号焊料;c避免采用氧炔焰加热焊接,并且在焊接后应保温,以消除内应力;d尽可能采用机械夹固的结构,保持刀片应有的特性。4、刃磨方法不当,造成磨削应力及磨削裂纹;对硬质合金铣刀刃磨后刀齿的振摆过大,使个别刀齿负荷过重,也会造成打刀。措施:1采用间断磨削或金刚石砂轮磨削。2采用较软的砂轮,并经常修整保持保持砂轮锋利。3注意刃磨质量,严格控制铣刀刀齿的振摆量。5、切削用量选择不合理。如用量过大,使机床闷车;断续切削时,切削速度过高,进给量过大;毛坯余量不均匀时,切削深度过小;切削高锰钢等加工硬化倾向大的材料时,进给量过小等。措施:重新选择切削用量。6、机械夹固式刀具的刀槽底面不平整,或刀片伸出过长等结构上的原因。措施:1修整刀槽底面;2减小刀片的伸出长度;3淬硬刀杆或在刀片下面增加硬质合金垫片。7、刀具磨损过渡措施:及时换刀或更换切削刃8、切削液流量不足或加注方法不正确,造成刀片骤冷骤热而裂损。措施:1加大切削液流量;2合理布置切削液喷嘴位置;3采用有效的冷却方法如喷雾冷却等,提高冷却效果;4采用干切削减小对刀片的热冲击。9、刀具安装错误,如:切断车刀安装过高或过低;端面铣刀采用了不对称顺铣等措施:重新安装。10、工艺系统刚性太差,造成切削震动过大。措施:1增加工件的辅助支撑,提高工件装夹钢性;2减小刀具的悬伸长度;3适当减小刀具的后角;4采用其他的消振措施。11、操作不慎。如:刀具由工件中间切入时,操作过猛,尚未退刀,即行停车等。措施:注意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