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CC设备选型
从冷量和风量两方面进行设备的选型
1、冷量选择
北京:厅—115W/m2,房—95W/m2
上海:厅—180W/m2,房—160W/m2
2、风量选择
●室内机风量应能满足总空调使用面积每小时循环6次;
●房间风量应能满足该房间使用面积每小时循环7次;
●对于接风管的系统还要考虑风量的损失,但也应该满足上述的循环次数要求;
如果不能满足循环次数的要求,则可能冷热交换不够,房间到达某一温度后不能再上升或下降。
一、室内机安装
1、室内机定位方式
NO1、便于气流组织分配
不能对人直吹;
制热时室内机组的送风和回风必须能使房间大部分空气与空调内机形成良好的热交换;
NO2、噪音
不要把内机安装在人休息的顶部区域;
注意安装空间,尽量避免机组在较小的空间内引起共振;
机组与螺纹吊杆之间要装合适的隔振垫;
NO3、要考虑房间布局,风管分配,内外机配合和冷媒管长度等综合因素;
NO4、天花板的结构要足以坚固,室内机吊杆螺母必须有防松措施,可采用埋头螺栓、膨胀螺栓或T字螺栓来吊装室 内机。室内机安装应保持水平;
1、接风管室内机的安装
2、不接风管室内机的安装
二、室外机的安装
1、要求通风良好,机器四周是敞开的空间,而且不会积水或积雪;
2、尽量放在不受阳光直射且无热辐射或其他热源的场所;
3、阳台或基座可承受机组3倍以上的重量;
4、安装点尽量选择远离卧室或不受噪音影响的地方;
5、离电源较近,以便配线方便;
6、空气流通及不会发生短路循环的场所;
7、在进气口或出气口近边无阻挡物的场所;
8、当安装多台机器时,应确保足够的吸气空间以防短路循环;
9、机组托板底座上设有标准减振塑胶垫,厚度不少于10mm,以减少振颤及振动的传递;
10、冷暖型机组在地面安装时,机组应至少离地20cm,以便排水;
11、室外机就位后,要测量机组的水平度,控制在±1mm以内;
安装实例
安装支架
支架需能承受机组自重三倍以上重量,并经过防腐处理。
支架安装实例
三、冷媒管道安装
基本要求
1、按机组规格选择铜管直径和壁厚,铜管必须采用光亮退火处理;
2 管道、管件内外壁应清洁、干燥、无杂质;
3 管道尽可能短,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弯和高差;
4 弯管时要用专用工具,避免把管压扁;
5 室内外机高度差超过5米时,每隔5米设一存油弯;
6 吸气管水平段需朝压缩机有2%的下坡度;
7 冷媒管超常时要按照规定补充冷媒和冷冻机油;
8 连接真空泵到室内机组的气阀和液阀上,真空度抽到50pa以下,等15分钟确认系统无泄漏后拧紧排气螺母;
9 对冷媒管进行好保温.气管和液管应分开保温,并用包扎带缠绕捆扎严密;
10 铜管管道支吊架的型式、位置、间距及管道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应的规范;
管径和壁厚
铜管的壁厚很严重,由于家用中央空调不同于普通的分体空调,冷媒管路藏于吊顶内部,一旦发生铜管泄露问题,维修难度相当大,成本也很高。所以,管壁厚要稍厚一些。
弯头
1、应采用大半径弯头,以减少冷媒管道阻力;
2、制冷剂管道弯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5倍的管子直径,最小不应小于3.5倍。配管弯曲后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不应大于0.08的原直径;
冷媒管的清洁保护
1、冷媒管不清洁造成如下现象:
制热时立刻堵塞毛细管,跳高压或跳低压;
制冷时堵塞过滤器,跳低压;
2、冷媒管不清洁造成危害:
制冷、制热下降;
压缩机磨损;
压缩机直接损坏;
冷媒管固定
冷媒管的保温
1、保温管需采用阻燃防水的橡塑保温管;
2、保温管厚度和致密性要符合要求,液管的保温厚度为13mm,气管的保温厚度为16mm;
3、要选择内径合适的保温管,保温管与铜管之间的间隙要尽可能小,防止产生冷凝水;
4、保温管外捆扎扎带时松紧度要适中,不能过分勒紧,这样将导致保温效果下降;
YGCC冷媒管长度限制及冷媒补充
冷媒管高度差及最大长度:
冷媒管长度超过5米。每超出1米时需添加制冷剂:
内外机存在高度差时的处理
1、回油弯
作用:室外机高时逐级将油提升回到压缩机;
室外机低时防止液体重力加速度对管道弯头冲击,可能破坏铜管;
注意:回油弯半径不应小于冷媒管直径的2.5倍;
回油弯应装在竖管上而不是横管上;
2、止回环
止回环作用:在制热开机时,防止液态冷冻油堵塞毛细管;
在制冷开机时,防止内机中的冷冻油和液态冷媒回到压缩机,造成液击或温差变化,导致设备启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