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凝固过程中热应力场及热裂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

1 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的意义及概况

  自1962年丹麦Fround第1个采用电子计算机模拟铸件凝固过程以来,计算机在铸造工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凝固过程温度场、热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充型过程流速场的数值模拟;组织形态及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等。通过这些单1或复合过程的数值模拟,可以分析铸件中存在的各种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而采取相应工艺措施来消除缺陷,实现工艺优化,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产品从设计到应用的周期,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如今,在芬兰,90%以上的铸造厂在日常中应用铸造模拟软件辅助铸造工艺设计;世界上一些大型的汽车公司的铸造厂,如美国的通用、福特,德国的奔驰等,都把数值模拟软件作为1种日常工具来使用。

  近10年来,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铸造过程数值模拟软件,如美国的ProCast、德国的MAGMASoft、芬兰的CastCAE、西班牙的ForCast、日本的CASTEM、法国的SIMULOR软件等。从功能上看,许多软件可以对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精密铸造、压力铸造等多种工艺进行温度场、流场、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可以预测铸件的缩孔、缩松、裂纹等缺陷和铸件各部位的组织。国内在经历了10多年的基础研究和发展后,也出现了一些技术水平接近国外商品化的应用软件,可以进行铸钢、铸铁件砂型铸造时的三维温度场模拟及收缩缺陷的预测,以及对铸钢、铝合金件的热应力场进行模拟。总的来说,国外软件的通用性强,能进行铸造全过程的数值模拟,并具有较强的后置处理功能及友好的用户界面。建模方便,易于模型设计和修改,便于用户掌握和使用。其计算精度与运算速度等方面也能满足需要。正因为如此,国外模拟软件已经成为实际生产中的有力工具.国内不少用户趋向于采用大型通用工程软件如:COSMOS、ANSYS、ADINA等进行模拟计算。